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外减贫和乡村振兴案例库技术咨询服务项目申报公告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并组建的国际性扶贫机构。致力于开展减贫研究,分享发展经验,推动国际交流,促进南南合作,旨在为世界消除贫困事业作出贡献。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外减贫和乡村振兴案例库技术咨询服务项目已经开始受理申报,现公告如下:

一、项目申请单位应符合以下条件:能够提供开展项目的必要条件;对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承担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职责并承诺信誉保证。

二、项目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具备高级职称,或者大学毕业工作满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满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满2年的研究、教学、行政等单位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长期从事减贫和发展领域研究;具备按时完成项目的物质技术条件、手段和实践保证;项目组成员的学科构成需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2个以上。

三、项目目标和内容

(一)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完善中外减贫及乡村振兴案例结构树、编写规范

1.研究总结中国精准扶贫模式,探讨挖掘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体现中国制度优势,不断完善现有案例结构树框架和补充案例结构树。结合多方征集的国际机构意见及建议,主要要求包括:案例结构需要重点突出、主题明确;优化现有结构分类,对现有案例分类进行合并或拆分,确保划分清晰准确;通过减贫技术咨询服务项目,及时将项目成果应用于案例分享平台中。

2.在现有案例编写规范基础上,结合案例审改工作及多方征集的国际机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编写规范,主要要求包括:进一步增加案例如何设计确定、资金如何监管、贫困人群如何参与并公平受益、如何发动社会参与、项目实施不力如何追责等问题,以及相应的实施步骤;注重强调项目模式的可持续性,特别是在未来政策和资金支持逐渐减少的情况下能稳定发展,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生态可持续性;增加受益贫困农户的视角关注,通过一户或几户贫困农户如何参与项目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跟踪,增加案例的可信度和可借鉴程度;参照规范编写的案例应清晰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

(二)搜集和改编中外减贫和乡村振兴案例,翻译优秀案例

1.搜集案例。多渠道搜集中外减贫和乡村振兴案例,寻找案例中的亮点和对减贫、乡村振兴工作有借鉴作用的内容,并对案例进行点评。搜集的案例不少于150篇。

2.改编案例。结合中心案例库的编写规范要求,对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优秀案例进行改写,打造优秀减贫案例不少于100篇。其中,国际案例不少于30篇。

3.协助中心开展案例征集活动。为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包括案例的收集整理、初审、修改、翻译和参加案例评审会等工作。预计需要初审的案例数量约为400篇。

(三)中外减贫和乡村振兴案例库系统技术咨询工作

从国际需求的视角,提供案例库系统技术咨询及指导。参与中外减贫和乡村振兴案例库系统版面板块设计工作,主要包括系统内板块名字的设计、内容的设计、板块排序(位置)的设计以及板块展现形式的设计等技术咨询工作。

(四)做好案例的分类整理工作

案例上传系统前,协助做好案例的分类整理工作,包括关键词的设定,结构树内容的分类等。达到统一案例格式、符合国际化表达方式的工作要求。

(五)参与案例多样化形式开发完善工作

改变现有案例文字描述单一展现形式,在案例表述过程中,更多地采用结构图、表格、照片、小视频等更加直观的展现形式。从技术咨询指导的角度,协助参与完善部分案例的图表、图片及音视频编写工作。

(六)参与案例宣传推广工作

根据减贫案例宣传推广工作计划,从技术咨询指导的角度,参与完善宣传推广内容的编写和制定工作,协助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四、项目经费。该项目服务费不高于人民币27万元。申请人应严格按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并在项目立项后认真执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将对申请单位提出的预算方案进行审核,确定项目所需经费并签订合同后,根据部门预算管理相关要求进行拨付。

五、项目进度要求。项目工作时限为:2021年11月30日前结项。项目申请人要严格按时限要求完成项目工作,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开展不限次数的工作汇报和交流。

六、申报时间安排。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从发布申报公告之日起受理申请。申请者直接从附件中下载项目申请书,填写申请书并加盖公章后报送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交流处。课题申请以纸质件为准,电子文档(WORD版)请以邮件一并报送。申请截止日期:2021年4月22日(以邮政或快递寄出日期为准)。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将对申请单位的申请方案进行评估,择优确定承担单位,并于2021年4月30日前通知项目申请单位。经双方就合同条款协商并达成一致,5月10日之前正式签订项目实施合同。

申请材料请寄: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100028,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交流处。

联系人:林老师,010-84419852;

邮  箱:linhuadang@iprcc.org.cn。

附件:项目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