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1/ 19 13:26:08
来源:新华社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一年,我在山里见证他们的耕耘与收获

字体:

  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从2019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想。

  2021年,他们践行“四力”,从中共一大会址到建党百年庆祝大会的现场;从城市抗疫一线到海外疫情中心;从暴雨淹没的农田到风雪围困的城市;从棉花丰收的天山脚下,到雪域高原的牧民家中……

  他们凝固新闻的瞬间,记录历史。

  从2022年1月3日起,“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多位新华社摄影记者在2021年的精品力作和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他们的作品和讲述,能带给您希望与力量。

  生于山,长于山,好不容易从山里走出来,又要回山里去吗?每当我背上摄影包,一次次走进山里的时候,家人总不解地发问。

  2021这一年,每当节假日山里的人们往山外走的时候,我却往山里跑。乌蒙山、月亮山、武陵山、瑶山……这一年,我在山里用镜头记录着他们在乡村振兴路上的辛勤与汗水,耕耘与收获。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这是脱贫户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也是媒体人必须记录下的历史进程。于是,我继续选择农村作为自己蹲点调研的基地,关注山里农民的故事。

  “新农人”扎根田野圆“稻梦”

  同为80后,赵祥榕是我见过很有想法的种田人。赵祥榕出身农村,开过渣土车,做过厨师,在江苏闯荡过多年。

  今年春天,我的分社同事在一次偶然的下乡采访中遇到了赵祥榕,被他返乡发展优质水稻种植、手绘晴雨表观测天气的经历所打动,于是把这个故事线索交给了我。

  ↑2021年8月24日,在贵州省麻江县坝芒乡乐坪村,赵祥榕在稻田里查看谷粒情况。

  从那时开始,我对赵祥榕的采访一直持续了下来。这些年来,得益于南京农业大学和贵州省农科院倾情帮扶贵州麻江县,每次南京农业大学的水稻种植专家们来麻江,均要在贵阳龙洞堡机场转车下去。于是,我请求前来帮扶的师生也把我捎上,搭乘他们的顺风车前往麻江采访,拍摄赵祥榕利用家乡土壤富含锌硒的优势开展优质水稻种植的故事。

  ↑2021年8月24日,赵祥榕和妻子在清除稻田里的稗草。

  ↑2021年10月8日,赵祥榕(右二)与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刚华(中)在水稻测产现场交流。

  ↑2021年10月8日,赵祥榕(右)与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刚华在水稻测产现场交流。

  从2021年4月到10月,我利用半年的时间蹲点采访,跟踪拍摄,从初春育苗、播种、插秧,到夏季田间灌溉、除草、防虫、施肥,再到秋季测产、收割、储藏,我一路跟拍。一来二去,我与采访对象赵祥榕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2021年8月24日,赵祥榕和妻子在整理因大风天气倒伏的水稻。

  ↑2021年10月8日,赵祥榕与工人协作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

  当看到茁壮成长的秧苗因大风天气倒伏时,我与赵祥榕夫妇一起在田间黯然神伤;当秋收的试验田亩产超过700公斤时,当天晚上我们情不自禁喝了点小酒,一起庆祝这辛勤耕耘后的硕果累累。

  “小龙女”甜蜜事业带富乡亲

  袁小梅也是一位返乡创业的南方姑娘,她之前曾在福建经营过美容院和服装店。

  童年时,蜂蜜对当地人来说是一种吃不起的奢侈品,因此在袁小梅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让乡亲们都能吃得起原生态的蜂蜜。于是她毅然选择返乡,利用家乡青山绿水、野花遍地的自然优势做起了土蜜蜂养殖,带动周边村寨乡亲发展蜜蜂养殖共600多箱,年产值近百万元,她的故事得到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推特转发和点赞。

  ↑2021年4月28日,袁小梅在检查蜂箱里蜜蜂的生长情况。

  在2021年五四青年节到来前夕,我们驱车三个多小时找到了袁小梅位于深山里的养蜂场。

  从检查蜂箱、割蜜到榨蜜,袁小梅都干得轻车熟路,干净利落,全然看不出一个年轻女孩能如此深谙养蜂之道。但在检查蜂巢时出了一点小意外,从头到脚已经“全副武装”的她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一只小蜜蜂钻进鼻孔里,她本能地用手指捏住鼻子想借助气流把蜜蜂吹出来,谁知一用力把蜜蜂压痛了,小蜜蜂本能地反抗,在她鼻腔里狠狠蜇了一下。

  ↑2021年4月28日,袁小梅在检查蜂箱时不慎被蜜蜂蛰伤鼻子,露出痛苦的神情。

  对于一个爱美的姑娘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惨痛的经历。但袁小梅告诉我们,为了养蜜蜂,她的手脚经常被蜇得肿起来,像莲藕一样,这苦中作乐的活儿是她的工作常态。

  ↑2021年4月28日晚,袁小梅与家人在大雨中检查和加固蜂箱,防止蜂箱被风雨吹翻。

  当很多年轻人都选择背离故乡,走出大山去谋求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舞台的时候,也有不少像袁小梅这样的青年人选择回归故乡,以山为家,酝酿着属于山里人的甜蜜生活。我想,他们正是乡村振兴过程中最短缺的乡土人才和青春力量。

  女子义务消防队守护百年侗寨

  初冬的侗寨,山里的夜幕拉得很长。我们在夜晚驱车赶到黔东南的大山深处,只为记录一次女子消防队的夜巡。车灯所及之处,一群衣着朴实的侗族妇女,敲着铜锣、喊着口号、头顶戴着探照灯,走向夜色深处。

  ↑2021年11月8日,女子消防队员在侗寨里进行夜间鸣锣喊寨,提醒村民用火安全。

  无数个夜晚都是这样,她们将乡亲们的牵挂记在心里,挂在嘴上,将消防安全传进千家万户。贵州苗村侗寨木房居多,一旦失火,将“火烧连营”,损失惨重。

  她们是妻子、母亲、女儿,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农村女性。因侗寨里多数男性外出打工,她们便成了留守村里的中坚力量。

  ↑2021年11月9日,女子消防队员演练如何正确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2021年11月9日,女子消防队员在侗寨里测试消防栓,举行消防演练。

  谁说女子不如男,下得了厨房,扛得起水枪。演练千日,只为随时奔赴火的战场。她们用柔弱的臂膀,挑起守护古老侗寨的大梁。

  如今的侗寨,古朴典雅,窗明几亮,村富人和。守护侗寨,免遭火烛,这不仅仅是专业消防部门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侗寨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1年11月9日,女子消防队员演练如何正确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为了拍好这个报道,我两天两夜只睡了5个小时。

  “慢火车”变成致富快车

  奔跑在云贵高原上的“幸福慢车”,这是一个跨越云南、贵州两个省的题材,我提前跟云南分社的同事沟通,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了解到很多信息。

  ↑2021年11月30日,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的彝族青年比么有呷(左一)与妻儿,乘坐5647次列车至贵州六盘水市转车前往广东省中山市务工。

  ↑2021年11月30日,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的彝族青年比么有呷(左二)与妻儿,乘坐5647次列车至贵州六盘水市转车前往广东省中山市务工。

  随后,我提前一天赶到了云南昭通,为的就是记录昭通南站附近的果农采收苹果的过程。

  ↑2021年11月29日,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小龙洞乡小龙洞村的果农在搬运苹果。

  ↑2021年11月30日,果农在5647次列车上向乘客销售自家产的苹果。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小龙洞乡小龙洞村现有2600多户村民,90%的人家种有苹果,苹果种植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承载着这些苹果运出大山、走向市场、卖出好价钱的正是5648/5647次“慢火车”。每年秋冬季节,5647次“慢火车”就迎来大批昭通果农和苹果,他们搭上“慢火车”,去到贵州威宁、六盘水、安顺、贵阳或者更远的地方去售卖。

  ↑2021年11月30日,云南省昭通市的果农乘坐5647次列车抵达贵州草海站下车。

  第一天,我在果园跟拍了果农采摘、运输、分级、包装苹果的镜头。

  第二天一早,我赶到云南省昭通南站,拍摄果农进站、候车、上车的镜头,再随车跟拍果农在火车上整理苹果,随车售卖,一直到贵州草海站跟拍果农下车进城卖苹果的全过程。

  ↑2021年12月1日,5647次列车从贵州省威宁县境内的李子沟大桥上驶过。

  第三天,为了拍摄“慢火车”在云贵高原群山峡谷间穿行的外景镜头,我提前跟李子沟站确定了火车经过李子沟大桥的时间,驱车绕道爬到大桥的另一端,选好机位,看好时间,在火车经过大桥的前10分钟把无人机升到空中,调整好拍摄角度、光圈、构图,在火车经过大桥那短短的30秒里,一只手按动相机快门拍照片,另一只手遥控无人机进行拍摄——所有的准备就为了这短短的30秒画面。

  我的新闻现场就在山里

  “2021年,我在山里做农民。”当我在微信朋友圈发出这句话的时候,很多朋友开玩笑说我言过其实了。

  其实,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能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那是一种职业追求和职责使命。

  而我的新闻现场,就在山里、在村里、在田间地头、在那些平凡人的生活中。记录好他们的勤劳与汗水、耕耘与收获、幸福与快乐……为时代存照,为历史见证,那是我穷尽一生追求的梦想和远方。

  ↑2021年1月3日,新华社记者杨文斌在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生态环境保护时的工作照。(罗大富 摄)

  2022年,我将继续做好我的“农民记者”。

 

监制:兰红光

统筹:鱼澜 费茂华 周大庆 刘金海

记者:杨文斌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8277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