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名人讲坛第五期专题讲座在北京成功举办

      2010年11月17日上午,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名人讲坛第五期专题讲座在北京举办。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世行集团独立评估局局长韦诺德•托马斯(Vinod Thomas)先生和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燕女士应邀做客名人讲坛,分别就“增长的质量:运用财政政策提高增长效益”、“国别经验:巴西、智利和中国”做专题演讲。来自在京各科研院所、国务院扶贫办及直属各单位、相关国际机构和驻华使馆等部门的近100名代表出席了讲坛。

      讲坛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主持。黄主任简要介绍了转变增长模式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意义。韦诺德•托马斯先生在演讲中首先指出,“增长的质量”是指一种有利于减少极端贫困、缩小结构性不平等、保护环境的增长模式,这三个方面反过来又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日趋紧张更凸显了经济增长及其质量的重要性。跨国实证研究表明,政府加大对公共品/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这就要求政府支出向公共品/公共服务倾斜,并减少对私人产品的补贴。托马斯先生还就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提高增长的质量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燕博士则从国别研究的角度,对巴西、智利和中国的经验进行对比分析,强调征收资源税势在必行,并指出中国需要建立更具平衡性的税收结构(目前间接税与直接税的比重达7:3,且前者不具累进性质,而是累退的),增加政府在公共品/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以实现包容性的均衡的经济增长。最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处处长王小林介绍了中国部分贫困县的增长质量概况。       出席讲坛的嘉宾在聆听了精彩演讲后,与演讲嘉宾围绕“增长的质量”进行了互动交流。黄承伟副主任在最后总结讲话中指出,胡锦涛主席最近在20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可持续增长是长期目标,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平衡增长是客观要求,可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一个既重要又有相当挑战的课题,应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并加强国家间的经验交流,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