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简介:河北省阜平县阜平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阜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创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518.88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是一所集普通中专、“3+2”贯通培养、“3+4”贯通培养、高职、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4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9年5月4日,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保定市教育局的积极协调下,保定市人民政府批复在阜平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设立保定职业技术学院阜平校区。目前中职开设汽车制造与检修、电子商务、计算机平面设计等11个专业;高职开设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6个专业,共有在校生7878人,专任教师527人。2013 年以来,阜平县职教中心累计毕业学生 6000 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近 3000 人,首次岗位就业率达 100%,三年内稳定就业率达 90.6%,带领全县 2000 多户贫困家庭稳定脱贫,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阜平职教中心紧紧围绕“培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扶贫目标,努力让山村孩子学到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一是发挥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贫帮扶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专业。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大力协调支持下,与中国一汽、上汽、长安、比亚迪、北汽、吉利、长城、广汽8家知名车企建立阜平梦翔汽车培训基地,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8家企业为阜平梦翔汽车培训基地捐赠价值6000余万元的实训设备,同时派技术骨干到校培训,极大地提升了汽车专业教学实训水平与培养输出能力。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还设立 4000多万元教育奖励基金,重点面向职教中心优秀贫困师生发放,不少贫困学子通过职业教育改变了命运。阜平梦翔汽车培训基地面向阜平及周边县区招录学生 4225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 2000 余人,车企实习就业 2300 人,年均收入 5 万至 6 万元,按照四口之家计算,实现了年人均收入 10000 元以上,真正做到了送出一个学子,脱贫一户人家。

二是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开展就业培训。以实现培训一门技术,端稳一只饭碗为目标,围绕食用菌、高山苹果、富硒西瓜、樱桃、民俗旅游等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县内扶贫、农业各类培训资金,集中捆绑使用,灵活采用“职教+企业、职教+合作社、职教+村委”等培训模式、创新“微信+”学习服务模式,把课堂搬到蘑菇大棚、樱桃基地、梨园基地,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锅台炕头。累计完成香菇、西瓜、樱桃、香梨等各类培训47500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200人次,惠及贫困家庭3652户。2020 年,学校向培训合格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结业证书的每位学员,推荐就业岗位不少于 3 个;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补贴学费 100%,初次成功创办个体工商业或企业的将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 5000 元以及额度 15 万元的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场地租金补贴等政策。

三是搭建一个平台,带动一个区域。2013年,阜平职教中心以梦翔汽车培训基地为平台,牵头组建了横跨晋冀两省11个贫困县(河北保定:阜平、曲阳、唐县、顺平、望都、博野、易县、涞源、涞水;山西忻州:繁峙、五台)的“9+2”职业教育协作区。2017年底又成功组建北京-燕太片区职教扶贫协作区,成员包括片区内河北、山西、内蒙3省6市33个国贫县、38所职业学校及北京市15所中高职院校,合力探索“集团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区域协同发展”的区域扶贫攻坚模式,为推动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区域协同发展、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积累经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阜平职教中心将服务脱贫攻坚,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摆在首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创新扶贫思路和办法,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内生动力,最终实现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