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地处昭觉、美姑、雷波三县交界的美姑河畔,最低海拔628米,最高海拔2400米,相对落差近达1800米,距县城72千米,距离乡政府120千米,面积11平方千米,其中耕地 682 亩,林地 2860 亩,草原 1560亩,农作物以土豆、玉米、豆类为主产。辖勒尔、特土、牛觉、古曲洛4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163户、69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420人,4个村民小组中有3个在半山腰上,要通往山上的3个村民小组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和17节藤(铁)梯,这也是与外界连通最便捷的通道,所以也被外界称为“悬崖村”。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专门询问“悬崖村”道路情况,并提出要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期间,在昭觉县的三河村看望贫困群众时又一次专门询问了“悬崖村”的情况。“悬崖村”严格落实精准扶贫的基本要求,2020年顺利实现脱贫。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便利村民生活。由州、县两级共投入100多万元,建成2556级钢梯路,村民下山时间比以前至少缩短半个小时。先后投入200余万元,修复山下苏巴姑电站废弃索道,用于村民牛、羊大宗物品,建材、化肥等生产生活物资货运。整合交通专项补助资金、通村硬化路建设资金和扶贫、旅游等其他涉农资金,集中用于村内道路建设。投入100万元建成一条水泥路,方便群众办事、学生上学。通信运营商共投入270余万元,实现4G网络全覆盖,村民通过宽带看上高清电视。投入1800余万元实施“悬崖村”和邻近2个无电村电网规划,投入50余万元修建蓄水池、安装饮水管道,还安装了免费的光能蓄电路灯。在山下的村小旁建1个卫生室,配备全科医生4名,在山上建1个卫生室,确保村民急病急医。在山下的村小设立一个幼儿班,在山上建立2个幼教点,山下村小实行全寄宿制封闭式管理。“悬崖村”适龄儿童已实现了100%入学。
发展产业促增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引导村民从牛耕人种自给自足向现代化经营、商品化营销转变。在规模发展核桃、脐橙、花椒等产业基础上,以油橄榄产业为突破口,采取“公司+支部+党员+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国家油橄榄基地西昌中泽公司,按照中泽公司持股51%、阿土列尔村持股49%的比例,联合组建昭觉支尔莫油橄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悬崖村”农产品系列品牌。与京东签订电商扶贫协议,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无人机配送“悬崖村”系列品牌。农户实际可通过公司股权分红、土地流转、油橄榄产业基地务工、电商平台等方式拓宽增收渠道。培养致富带头人。组建专业合作社种植三七12亩,重楼、白芨、半夏等近30亩,前后共累计投入近200万元。发展特色旅游。利用独特的峡谷、溶洞、温泉等资源优势,引进社会资金成立联合旅游开发公司,开发“悬崖村-古里大峡谷”景区,将“悬崖村”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山地旅游度假旅游目的地、彝区农文旅体验目的地和文旅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主要成效:易地扶贫搬迁全体贫困户受益。2020年5月,悬崖村全部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搬迁到了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昭觉县城易地扶贫撤迁安置点的新家,住进了楼房。发展产业村民收入大增。5年来,“悬崖村”的土地并没有因为总人口近一半的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而撂荒闲置。青花椒、脐橙、油橄榄、高山蜂蜜等种植养殖项目,为村民带来土地流转、就业、农产品销售和利润分红等长期可持续收入。悬崖村人均年收入已由2014年不到2000元提高到2020年人均年收入超过9000元,2020年顺利实现脱贫。“悬崖村”每年游客量在10万人左右,村民通过开办小卖部、接待食宿和售卖蜂蜜、青花椒、脐橙等方式获得旅游收入近百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便利了村民生活。通过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彻底解决了群众生活的一系列难题,生活条件的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村民发展扶贫产业、致富奔小康的心劲和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