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职业教育扶贫是指通过向贫困家庭子女提供职业教育,帮助其摆脱贫困的扶贫方式。职业教育扶贫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不起相关费用、教学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学生培养重技术轻素质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摆脱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功效。因此,百年职校探索出了“公益职业教育”的扶贫模式,即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免费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同时注重教学质量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效解决了以往职业教育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可供借鉴的经验主要有四点:第一,百年职校充分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在办学与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政府、企业、基金会、学生家长和其他合作办学机构的支持,解决了办学场地、经费等问题;第二,重视学校制度建设,根据学校发展情况,建立了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和校长考核机制,保证教学质量;第三,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成长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继续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重视职业培训与就业的衔接,学生在校所受教育均为当前就业市场最需要的职业做准备,学生毕业即就业。
背景
贫困家庭子女往往因经济困难、家长受教育水平较低、地区教育水平落后等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无法通过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由此形成贫困代际传递。此外,一些扶贫对象在脱贫以后,由于知识水平限制,个人发展能力较弱而再次陷入贫困。可见,只有提高个人发展能力,各项扶贫措施才能持续长期见效。因此,如何提高贫困人口的知识水平,让他们学习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增加他们的收入,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2005年,在一批爱心人士的支持下,社会企业家姚莉女士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公益职业学校—百年职校。该校免费向贫困家庭子女提供正规的中等职业教育,将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人生技能和当前实现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为许多年轻人解决了继续教育和就业问题,帮助他们摆脱了贫困。
项目实施
为了让更多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免费的、适合以后自身发展的职业教育,百年职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贫困家庭子女的技能水平,为他们以后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项目采取的主要措施:第一,社会各界人士多方协作,成立百年职校;第二,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指导学校日常运营;第三,严格控制招生对象,入校学生均来自贫困家庭;第四,多渠道引进教师人才,建立完整的教育和管理团队;第五,以提高学习能力和就业技能为目的,实施“个人学习计划”;第六,与企业密切合作,确保职业教育的出口是企业就业。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如下。
▲北京百年职校首届学生毕业典礼
1.社会各界人士多方协作,成立百年职校
2005年,一支由人力行政、教学管理、学生工作、财务后勤等构成的建校团队组建而成,之后这个团队开展各项具体筹备工作:先在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登记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并在北京市教委取得职业学校的办学许可;通过慈善募捐整合社会资源,解决了办学的资金与场地问题;聘任少数全职团队负责行政事务及日常管理。
2.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指导学校的日常管理
百年职校采取企业化管理,理事会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依照《百年职校理事会章程》规定行使职权、承担责任,理事不领取任何报酬。同时,为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学校实行企业式管理:按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系统和操作手册,设立质量督导;开发“百年树”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全方位数据库,覆盖学校全部工作,将区块链的溯源思维运用于教育教学管理;保证财政资金运用的透明度,在财务上执行严格的预算管控制度,并且分别于每年公立年度与校历年度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财务管理符合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的相关政策法规。
3.与企业密切合作,多渠道引进教师人才,建立完整的教育和管理团队
为提高教学质量,百年职校聘请多所高校的专家级教师与多位职业技能专家加入学校教学团队,建立了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教学团队。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百年职校建立了一支由在企业管理或教育领域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资深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队。专家们负责在学校新课程开发、教学法研究、教师团队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
4.严格控制招生对象,入校学生均来自贫困家庭
为了保证将免费教育提供给贫困家庭,百年职校主要面向经济困难家庭招生,家庭经济困难是学生入学的首要条件。为确保资助的学生符合条件,百年职校通过地方政府相关机构组织、公益组织、推荐人推荐等方式招收家庭困难学生。
▲谷歌工程师为百年职校的学生们上课
5.以提高能力为目的,确保教学质量,不返贫
学校坚持教育以育人为目标,坚持全员德育,为学生设置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人生技能课程与培养就业能力的职业技能课程。学制三年,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在企业实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个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以保证所选课程符合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节奏、兴趣特长与发展目标。
▲大连百年职校口腔技师班的课堂
▲安哥拉百年职校酒店服务专业班的课堂
6.与企业密切结合,确保就业
职业教育的出口是企业就业。百年职校的扶贫模式是学生毕业后立即就业,因此学校与200多家企业合作,共同开设课程,建立实习基地。由于开设的课程符合市场需求,实习过程得到有效监控,百年职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安哥拉百年职校机械专业班的现场教学
成效
百年职校的公益职业教育项目给贫困家庭子女带来了学习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工作技能。从整体来看,公益职业教育项目取得了以下成效。
第一,贫困家庭学生实现有效就业,生活水平得到提高。2005—2018年,百年职校累计接收家庭困难学生6800余人,4100多名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北京百年职校的毕业生多数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进入管理层的月薪超过10000元(合1400美元)。30%的学生在工作之余还会报考各类学校接受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
第二,个人发展与家庭脱贫同步实现。对学生个人来说,从在校第三年开始实习,学生可以获得稳定收入;毕业后,学生获得正规学历,有助于找到理想工作或继续深造。对于家庭而言,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得到保障;实习后学生的工资可以维持家庭生活;毕业后学生有稳定工作,家庭有望实现脱贫。第三,百年职校的毕业生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反哺社会。目前,百年职校毕业生已经为学校捐款超过200万元。
真实故事
来自河北省三河市的一期毕业生王林家庭贫困。为了给妈妈治病、供哥哥上学,他放弃了上重点高中的机会,无奈选择辍学打工。百年职校了解到王林的情况后,主动联系他到学校读书,为他提供免费的职业教育。在校期间,王林充分利用学校免费提供的职业教育,刻苦学习,积极钻研,刚毕业就被一家物业公司聘用。由于业绩突出,王林已经担任物业公司的经理,不仅帮助家里还清了所有债务,还被评为北京市青年技术能手。毕业后的他并没有忘记学校对自己的培养,时刻牢记回报社会的使命。2018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所在的物业公司给予他5000元(合741.55美元)的奖励金,他把这笔奖励金全部捐给了百年职校。几年来,王林共为百年职校捐款近20000元(合2966.21美元),捐款用于支持百年职校的后续建设。
经验与启示
第一,通过建设开放的公益平台,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从本质上说,百年职校相当于一个开放性的公益平台,通过社会各界的帮助为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提供教育机会。在百年职校发展过程中,各类企业、个人、基金会发挥了巨大的支持作用,很多组织通过捐款、捐物的形式为学校提供办学所需的资金和专业设备,多家单位通过项目合作的形式对百年职校给予支持。
第二,通过建立教学评价机制来保证教学质量。为了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百年职校搭建起多元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与校长绩效考核机制,对教授课程超过20课时的教师与校长的管理水平进行评价,为教学持续革新提供依据。
第三,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成长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百年职校建立了人生技能和职业技能两大课程体系,在保障就业的同时,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持续成长,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多角度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安哥拉百年职校2016级学生毕业典礼
文章来源:《全球减贫案例集2021》
《全球减贫案例集》简介
2018年,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等7家机构联合发起“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7家减贫权威机构首次联手,向全球减贫和发展领域工作的组织和个人征集优秀减贫案例,旨在以案例为载体,推广分享国内外减贫的成功实践。现已开展两届活动,由7家机构组建的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优秀案例216篇。《全球减贫案例集2021》从首届活动的110个最佳案例中精选出40个案例汇编成集,在“2021全球减贫伙伴关系研讨会”上向全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