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漠胡杨景区位于新疆和田市吉亚乡阔恰村阿和公路沿线,距离和田市区18公里,与阿和沙漠公路相连,交通便利,由政府投资和企业招商引资共计1.7亿元,占地面积6,000余亩,按照4A级景区打造,现已成为和田旅游标杆。
挑战与问题
景区开发前原是一片垃圾场,自然资源禀赋不佳。景区建成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较少,娱乐设施单一;村民汉语水平普遍不高,缺乏摊位交流沟通及经营能力,导致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不主动创造条件提升服务水平,后续的经营管理发展面临人力、智力上的匮乏。由于旅游区设施不完善、游客素养不高,村民自身庭院环境卫生差、意识差,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被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
措施
1.规划先行,完善基建。规划是保障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有效办法。阔恰村首先编制旅游规划,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地域特色,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实现旅游长效发展、可持续发展。阔恰村现已建成面积1,5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面积100平方米的旅游厕所、面积3,000平方米的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还建有200米长美食餐饮摊位长廊、30多个临时摊位、5公里健身木栈道、22个观光亭,1,000平方米赛马场、4,000平方米帐篷酒店,以及滑沙、骑骆驼等旅游项目设施。
2.注册公司,创新模式。注册成立和田阔恰大漠旅游有限公司,代表村民处理旅游相关事务,最大化争取村集体的利益和收入。创新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龙头企业+农户”方式,聘请经理人走专业化道路。采取专项资金折股量化返还的方式解决村民资金不足的问题。后期每年每户按照总投入的8%返还给村集体,作为村集体收入。这一经济行为,既免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又可以让村民尽早享受到旅游业带来的实惠,有效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3.招商引资,借力节庆。通过项目落实招商引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内容,并积极利用节庆日、环塔拉力赛、美食大赛等节庆赛事活动,形成良好、健康的旅游文化氛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和谐新景区。
为提升景区影响力,2019年国际赛事环塔拉力赛的终点和闭幕站首次被引进和田并落户景区。环塔营地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340亩,建成尼雅人家帐篷酒店及配套用房21间,赛事过后成为“大美南疆”第一站,带给游客全新的越野文化体验。2019年,在环塔赛事闭幕式的三天时间里,通过举办美食节、音乐节以及闭幕式隆重大型演出等吸引20万游客,村民通过摆摊设点收入300多万元。现在,和田市很多大型文化活动都会选在景区举办,如中国文化旅游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庆赛事活动,形成了良好、健康的乡村文化氛围。
成效
大漠胡杨景区成为市域旅游的重要景区之一,带动阔恰村当地贫困农民参与到了旅游经济活动当中来。景区建成后,和田市每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50万人次,这其中,有35万人是奔大漠胡杨景区和阔恰村而来。2018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村民收入200多万元。目前,景区已解决阔恰村300人就业;辐射带动周边1,000人在保安、保洁、导游、餐饮、服务等岗位就业;同时刺激并带动周边乃至全乡旅游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经验与启示
1.传承文化,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在生活中体验、感受和领悟,这是阔恰人一直以来秉承的理念。因此,大漠胡杨景区建设项目更多考虑了将本地特有的文化元素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中去,让游客以参与的方式休闲,以休闲的方式感悟。如胡杨观赏木栈道及赛马场,经过统一的设计和打造,对传统文化和本村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度挖掘;规范观赏木栈道,对存活年代较久的胡杨进行标注及保护,让观赏的游客感受到大漠胡杨的精神。
2.精准定位,乡村旅居。将居住和旅游融为一体,可以让人们找到生活和工作无间相融的状态。因此,一方面以和田市及周边县市的居民为长期客源定位,另一方面以被环塔文化IP吸引来的游客为高潮式客源定位,阔恰村的旅游开发总体定位为:乡村旅居,别来无恙。
下一步计划
1.加强智慧乡村旅游建设。以乡村为整个景区场所,以乡野农村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以及传统的手工艺品等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乡村旅游产品为载体,与旅游电商、现代物流等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一村一品”产业建设,促进“旅游+农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引导乡村旅游与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智慧乡村旅游。
2.加强营销宣传攻势。采取统一营销、统一运作的模式,由专业机构帮助村民进行营销宣传。“制造网红”,与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博主合作,邀请他们拍摄并体验阔恰的乡村旅游;邀请抖音、快手以及美拍等社交媒体上粉丝基数较大的大众意见领袖游玩景区,通过拍摄游玩重点项目小视频,吸引游客前来游玩。
3.加强景区项目建设。积极招商引资,吸引众多实力很强的企业共同开发乡村旅游。阔恰村将陆续引进蔬菜采摘观光大棚项目、大漠胡杨景区提升项目、瀚海“渔”乐园、摘星营地项目、沙漠赛马场项目以及影视城项目,形成以景区为核心的闭环式旅游基地,有效促进旅游业飞速发展。
文章来源:《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简介
2021 年是中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值此之际,世界旅游联盟联合世界银行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开启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共同发布《2021 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通过世界旅游联盟会员单位、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各省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等,多渠道广泛征集相关案例。根据可量化的效果、创新性、可复制性、积极的社会影响、可持续性和提交材料质量等标准,最终确定 50个典型案例。经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推荐,本书被列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0 周年配套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