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新与中国关系究竟有多近?

地处南太平洋的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新)与中国远隔重洋,但近日在这里采访的经历却让记者深切感受到,两国之间民相亲、心相通,堪称真正意义上的“不以山海为远”。

专家组的车成为当地民众的“顺风车”和“救急车”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搭乘中国援巴新菌草、旱稻技术项目专家组组长林应兴的皮卡从其办公室返回驻地,途中下车随手拍了几张办公楼外景,皮卡上就挤满了当地民众。乘车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与在这里前后常驻十多年的林应兴和其他专家早已是一家人,经常搭乘他们的“顺风车”。村民克伊梅感激地表示,巴新交通落后,附近乡亲突发急病时,最先想到的也是拨打专家组电话,搭乘他们的“急救车”赶往医院。

专家组的车成为当地民众的“顺风车”和“急救车”,只是巴新与中国民间友好的一个侧面。东高地省前省长拉法纳玛告诉记者,该省是中国菌草走向世界的第一站,专家组在这里驻扎20多年,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敬重和关爱。

为了让专家组安心工作,东高地省特意将专家驻地安排在了省政府的国有物业中,与省行政长官等官员为邻。同时,省政府办公楼还为专家组专辟办公室。至于当地民众给专家组送来自家产的新鲜果蔬,更是司空见惯。“都是乡亲们的心意,盛情难却,唯有更加努力工作来回报。”林应兴动情地说。专家组常年风餐露宿,深入田间地头“传经送宝”,确实给当地带来了丰厚回报。仅东高地一个省就有近5万民众从菌草、旱稻援助项目中受益脱贫,参加旱稻种植的农户全都实现了稻米自给。目前,菌草技术已推广到巴新8个省16个区。

“十几年前中企人刚来巴新时,我们都习惯以‘老板’相称,现在早已改为亲切的‘兄弟’”

在远离巴新主岛的新爱尔兰省,过去几年来,中铁建设集团巴新公司总经理周文江率领的团队承建了该省主干道路、省议会大厦、区议会厅等众多项目。

建设项目的过程,也是与当地人友好交往的过程。住在正施工的主路旁的一对老夫妻希望中企能将门前的十多米土路铺平,以便其农用车辆能直接开到主路上。周文江得知后当即答应下来,并承诺工程队食堂将来还会购买他们家饲养的猪和鸡等。这对老夫妻听后,十分感激。

在省议会大厦采访时,周文江更是几乎能叫出每个工作人员的名字。“长期驻外,认识这里的人不仅比家乡人多,而且也比国内同事多。”周文江笑着说。省议会大厦的工作人员罗宾·布朗告诉记者,“十几年前中企人刚来巴新时,我们都习惯以‘老板’相称,现在早已改为亲切的‘兄弟’。”

自2002年10月25日中国向巴新派遣第一批医疗队并在首都莫尔斯比总医院开展援助以来,12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累计诊疗达13万人次、开展手术近9000例。第十二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队长陈刚表示,巴新主流媒体《信使邮报》和《国民报》等对“医道无界、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进行了数次报道,当地人也已形成了“有病就找医疗队”的传统,感激中国医生“救死扶伤”的动人画面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

正是中企植根巴新、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才铸就了厚实的民意基础

2009年,李从勤来到位于巴新马当省的中冶瑞木镍钴有限公司(简称“中冶瑞木”)从事管道焊接铺设工作。由于施工地点位于原始丛林,施工队就近租用了当地村民苏姆布蕾家的土地修建员工宿舍。随着项目的推进,李从勤与苏姆布蕾也由相识到相知,彼此间信任和好感不断加深。“虽然我们俩互生爱慕,但当时还在读大学的我对这段跨国婚姻并没有信心。”苏姆布蕾坦言,“没想到这里的中国人都在学习我们的皮钦语,我和李从勤共同语言越来越多,交流也越来越频繁,2011年我们终于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实际上,正是中企植根巴新、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才铸就了厚实的民意基础。

中冶瑞木董事长王洲告诉记者,入驻巴新17年以来,公司不仅上缴利税5亿多基纳(1基纳约合2元人民币),还培养1000名巴新技工、雇佣近4000名当地员工,而无偿赞助和支持的领域更是“包揽”了社区服务、妇女组织、体育赛事、医院、救灾等等。“同一个瑞木,同一个社区”的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

中国驻巴新大使曾凡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和巴新都是发展中国家,作为好朋友、好伙伴,双方互利合作不断发展和两国人民友谊持续深化,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和友谊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