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乡村发展信息摘要 | 2023年第1期

国际乡村发展动态

约旦:实施国家可持续农业计划。12月31日,约旦伊尔比德省重建委员会主席在伊尔比德省农产品常设展览会开幕式上表示,已完成2022年国家可持续农业计划设定的所有目标,包括购买63台挖掘机,修建2500口集水井,修整8000米的运河和17条农村道路等;向农村家庭提供了3000万第纳尔(约合2.89亿人民币)援助金,促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常设展览由伊尔比德重建委员会与伊尔比德·伊玛尔基金会合作举行,旨在搭建支持食品工业发展的营销平台,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农业和经济发展。

信息来源:约旦农业部2023-01-02

联合国粮农组织:携手欧盟重建乌克兰农业生产体系。1月4日,欧盟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宣布实施一项价值1550万美元的项目,帮助乌克兰有序恢复农业生产活动,重建农业部门生产体系,提升农民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重点支持利沃夫、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等部分地区的生产者,以保障正常农业生产。2022年3月-5月,该项目为乌克兰6000多个农村家庭提供紧急农业支持,解决了民众对农业投入品的需求。此外,项目还将协助乌克兰国家农业科学院保护国家植物种子库,将其转移至安全储存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升级种子库安全系统,保障存储种子安全。

信息来源:联合国网站2023-01-04

约旦:启动对话论坛,指导农业部门发展。近日,约旦农业部长启动了与国内私营部门、媒体机构和专家的对话论坛,商讨制定数字农业发展指南。约旦农业部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该部门今年通过集水计划,进行了63次水井挖掘,完成了70%的水坝蓄水工作,同时计划在2023年将钻井和修建水坝的数量提高到100个。他还强调,约旦农业部将继续实施农业指导战略,将推出不同于传统结构的服务,以期在2023年初实现农业部门质的飞跃。此外,农业推广局已经为基层部门提供了约240辆汽车和450台平板电脑,以促进与农民的全方位沟通。

信息来源:约旦农业部2023-01-02

南非:将加快投资,以确保能源安全。1月4日,南非总理访问泰勒科技公司,视察中小型企业情况,探讨南非西开普省政府为企业主及其员工营造有利发展环境的办法。据悉,南非将在2023年继续面临大规模、持续停电的问题。南非总理表示,西开普省政府在2023年的首要任务是增强能源供应的弹性,加大私营部门的投资,以减轻电网减供负荷的破坏性影响。为减少大规模停电对居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该公司目前已在全省安装280块太阳能电池板,确保能源弹性和可持续性,以提高经济和就业机会。

信息来源:非洲网2023-01-04

尼日利亚:提供技术支持,加快实现电气化。欧盟(EU)日前已通过尼日利亚电气化融资计划(ElectriFI)为Okra太阳能公司(Okra Solar Pty Ltd.)提供价值340万美元的循环流动设备,以实现在2025年底前利用太阳能网格电网覆盖7.6万名居民的日常用电需求。该公司已着手开拓尼日利亚市场,并希望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部署多个试点项目,为尼日利亚国内3万多户家庭提供电力供应。尼日利亚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电气化融资计划与Okra展开合作,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将推动大规模电网建设,加快该国可持续电气化的实现。

信息来源:非洲网2023-01-05

坦桑尼亚:开放腰果种植者登记注册。1月3日起,坦桑尼亚腰果委员会将开放种植者注册,更新从业者数据库以了解种植需求,提供精确服务,实现腰果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该措施将帮助坦桑尼亚政府购买和分配农业投入品、分发幼苗以及提供推广服务,有助于政府针对腰果制定更好的市场准入计划,提高腰果加工质量。注册后,每个农民都将获得特殊的身份号码,使他们能够获得所需的各种信息和物资服务,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坦桑尼亚腰果种植业的发展。

信息来源:非洲网2023-01-02

越南:改进少数民族政策,关注各民族共同发展。1月4日,越南政府召开2022年少数民族工作总结会议,政府密切关注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2022年,越南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区和山区的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积极变化,越南各省市有关部门积极主动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关心少数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及时援助遭受自然灾害和流行病影响的少数民族同胞。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方民族工作和少数民族政策的实施遇到很多障碍,越南民族事务委员会表示,2023年将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计划和关照政策,坚定落实上级指示,以确保2021-2025年期间政策的一致性和同步性。

信息来源:越通社2023-01-04

欧盟与非洲:联手改善非洲女性生殖健康。欧盟和非洲合作伙伴联手改善非洲人民的性健康和生殖健康。项目重点关注青春期女孩和年轻妇女,希望通过改善年轻女性健康状况,提高女性社会参与力。该项目是欧盟-非洲一揽子计划和欧盟全球卫生战略下的一项关键行动。欧盟-非洲一揽子计划旨在支持非洲实现强大、包容、绿色和数字化的复苏和转型,将重点在非洲绿色转型、数字转型、可持续增长及保障劳动者权利、卫生系统及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投资。根据新的欧盟全球卫生战略,通过投资加强妇女、女童的教育来增强其权能,是建设繁荣和包容性社会的关键。非洲各国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提供关于性健康和生殖健康的信息,加快推进划生育、打击基于性别的暴力、破除陋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以及普及性健康和福祉的进展。该项目将改善所有人,特别是妇女和女童的生殖健康,增强卫生用品的供应、可负担性和可接受性,保障非洲人民的生命健康权。

信息来源:《非洲卫生保健》杂志2023-01-05

国际减贫与可持续发展动态

联合国多机构呼吁,延长叙利亚跨境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对叙利亚跨境人道主义援助的授权即将于1月10日到期。1月2日,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世界卫生组织等联合国多个人道主义机构负责人联合发表声明,呼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再次延长授权,允许从土耳其边境向叙利亚西北部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否则生活在这片非政府控制区的410万叙利亚人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声明指出,这410万叙利亚人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需要援助才能渡过严冬。

信息来源:联合国网站2023-01-03

马里:获得紧急拨款,用于援助平民。2022年,联合国紧急救济协调员已批准从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拨款700万美元,用于马里中部和北部的紧急人道干预行动。该笔资金将向42.3万有需要的人提供生存援助,包括受安全威胁和多方面冲突影响的境内流离失所者、难民和收容社区。2022年,由于多方面的冲突,马里新增7.25万多人流离失所。截至2022年8月的最新信息显示,在评估的263个营地中,境内流离失所者的生活条件已经恶化,难以获得基本的社会服务。联合国方面呼吁各方继续为马里提供资金,帮助弥合人道主义应对和发展计划的资金缺口。

信息来源:联合国网站2023-01-04

国际机构对中国减贫和乡村振兴的评价

中国人权实践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强调从社会民生保障体系的基础性、普惠性着手,以保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提升,进而迈向共同富裕的更高目标。中国举全国之力推进“精准扶贫”,这些成功经验,可以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下、在全球范围内因地制宜地进行学习借鉴。

信息来源:环球网 2023-01-03

中国对人权的保障是落实到民生上的具体实践。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国在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堪称世界人权史上的奇迹。从解决数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跨越式提升。中国在尊重和保护人权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

信息来源:新华网 2023-01-03

IPRCC

主       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承       办: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联  系  人:姜晓群  010-84419631

邮       箱:jinagxiaoqun@ipr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