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乡村发展动态
蒙古:南南合作为其带来发展机会。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与中国联合开展蒙古-南南合作计划,通过引进草料栽培技术,传授大棚种植知识,促进蒙古国气候适应型农业发展。蒙古国气候恶劣,作物生长期短,果蔬生产不稳定,市场供应不足,许多果蔬只能进口,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当地发展。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分享经验、互相学习以共同发展的平台。蒙古-南南合作计划是在亚洲实施的第一个国家级项目,旨在消除蒙古生产者在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方面的技术差距。该计划将指导当地农民学习作物生产和草料栽培技术,了解如何犁地、耕田、调整幼苗深度;引入机械设备,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促进蒙古农业朝高技术方向发展。
信息来源:联合国网站2023-01-17
津巴布韦:乞力马扎罗山项目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津巴布韦最大的糖类生产商获准通过乞力马扎罗山项目开发3300公顷土地种植糖类作物,此举将为当地民众创造1500个新工作岗位。该项目由糖类生厂商、政府部门和银行联合实施,提高种植农场的生产效率,为生产者提供技术援助和生产服务,以提高生产力,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造福当地民众。
信息来源:非洲网2023-01-17
巴拿马:颁布农业食品政策法。1月17日,巴拿马总统颁布《国家农业食品政策法》,意在振兴巴拿马农业。该法律共有91条,旨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制定了侧重于农业生产力、竞争力、粮食主权和法律安全方面的指导方针,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农业和农村部门发展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地区管理。此外,巴拿马还成立了国家农业食品政策监测委员会,固定成员27名,19名来自私营部门,8名来自公共部门。监测委员会将弱势群体纳入监测范围,特别关注青年、农村妇女和农民发展状况,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信息来源:美洲农业合作组织2023-01-17
美国:创新鱼菜共生模式。美国采用鱼菜共生模式,实现新鲜鱼类和蔬菜的全年供应。鱼菜共生模式将水产养殖和水培相结合,鱼类排泄物经细菌分解形成天然肥料,可用于种植水培植物。该模式可种植的植物包括生菜、菠菜等作物,可养殖的鱼类包括鲶鱼、鲈鱼、罗非鱼等。该模式优势明显,受气候环境影响小,适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使当地社区受益,还可以作为解决饥饿问题的创新手段。
信息来源:美国农业部2023-01-17
乌干达:举办咖啡行业对话论坛,促进咖啡产业发展。乌干达全国咖啡行业对话论坛期间,农民对当前遇到的困境表示不满,控诉私营部门获得融资的机会有限、基础设施投资有限、政府政策反复无常。农民代表敦促政府拨款1828亿先令(约合3.39亿元人民币),用于采购咖啡加工机器,以提高咖啡产业生产竞争力。乌干达目前在全球咖啡生产国中排名第七,咖啡质量排全球第三,咖啡占乌干达总出口收入的22%。与会农民代表表示,农民需要资金来建立更多的咖啡清洗站、速溶咖啡厂,并搭建制度框架,以支持咖啡生产和增值。他还指出,政府将咖啡管理局和农业部合并的计划无益于咖啡业的健康发展。乌干达总理表示,政府希望加强私营部门对国内、区域和国际市场咖啡加工的投资,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咖啡制品,包括可溶性咖啡、烘焙咖啡和研磨咖啡。此外,必须通过吸引投资来增强加工能力,提高附加值,从而实现行业质的发展。乌干达总理办公室特别职责部长表示,咖啡可以在乌干达大部分地区进行种植,能够帮助许多乌干达人摆脱贫困,尤其是小农。乌干达咖啡发展局(UCDA)总经理敦促农民利用灌溉来减轻干旱的不良影响,并强调政府应与大学合作,扩大咖啡市场,促进本国咖啡的生产和消费。
信息来源:非洲网2023-01-18
肯尼亚:加强与欧盟农业合作。1月17日,肯尼亚农业部与欧盟驻肯尼亚大使进行会谈,会上就农业生产等事宜达成合作,加强肯尼亚粮食生产,以确保该国的粮食和营养安全。肯尼亚长期干旱导致农作物和牲畜产量降低,欧盟将向当地农民提供援助,以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粮食产量。欧盟驻肯尼亚大使表示,将对肯尼亚青年进行农业培训,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实施土地数字化计划;通过完善肯尼亚农业市场体系,以增加农民收入。双方合作涉及新技术进步、能力建设、市场联系和提升青年的农业参与度,对肯尼亚农业和农民生存发挥积极作用。
信息来源:非洲网2023-01-17
乌干达:接收5.87亿美元,用于抗击疟疾。1月19日,全球基金宣布将向乌干达政府拨款5.87亿美元,用于抗击疟疾、艾滋病毒和结核病。乌干达长期与严重的疟疾作斗争,其患病率在2019年已从49%降至9%。乌干达将利用该资金将防治重点从治疗转向预防,特别是在家庭层面,呼吁人们及时定期清理家中和附近的灌木丛,清除积水,从而减少蚊虫孳生,降低疟疾传播的速度。全球基金2023-2025年工作重点是推动资金流向负担较重、收入较低的国家。全球基金要求各国加强其卫生系统,特别是在疾病预防方面。
信息来源:《非洲卫生保健》杂志2023-01-19
国际减贫与可持续发展动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贫困儿童面临教育资源不公。1月17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来自最贫困家庭的儿童从国家公共教育资金中受益最少。这份题为《通过公平融资改革教育》的报告指出,平均而言,占人口20%的最贫穷学习者仅受益于16%的公共教育资金,而最富有的学习者受益于28%的公共教育资金。在低收入国家中,只有11%的公共教育资金流向了最贫困的学习者,而42%流向了最富裕的学习者。报告审查了来自102个国家的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的政府支出数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进行更公平的投资,以帮助数以百万计的儿童摆脱学习危机。研究发现,分配给最贫困的20%人口的公共教育资源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能使3500万小学适龄儿童摆脱学习贫困,这种差距在低收入国家最为明显。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解决学习危机的关键步骤是政府提供公平的资金并优先考虑公共教育资源,包括更加重视基础学习,为所有人提供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公共资金,并以穷人和边缘化群体为目标,让他们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此外,报告还提出了四项主要建议:为教育提供促进公平的公共融资;将公共资金优先用于基础学习;监督和保证在发展和人道主义背景下公平分配教育援助;投资创新的教育方式。
信息来源:联合国网站2023-01-17
非洲:获得信贷担保,用于增加小农化肥供应。北美防空司令部的赠款将使非洲肥料融资机制(AFFM)能够为乌干达、肯尼亚和莫桑比克提供长达36个月的信贷担保,帮助这三个国家的85万小农户获得至少8.5万公吨的化肥。非洲肥料筹资机制协调员表示,这笔资金将使非洲肥料融资机制能够为供应商大规模供应化肥提供融资和信贷担保,使农业经销商能够获得信贷肥料,并促使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化肥供应缺口弥合。据悉,化肥价格上涨加深了化肥供应短缺,降低了化肥可及性,威胁着整个非洲的农业生产。
信息来源:非洲开发银行2023-01-17
坦桑尼亚:启动新的艾滋预防项目。1月12日,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和坦桑尼亚政府启动了新的“强大的一代”项目。此项目为期五年,耗资5600万美元,已被证明可以预防艾滋病毒,并改善坦桑尼亚各地受艾滋病毒影响的弱势儿童和社区的生活质量。“强大的一代”项目旨在改善艾滋病毒负担较高的社区孤儿、弱势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福祉和保护。2023年,该项目将惠及坦桑尼亚至少13.89万人,以贯彻“强大的一代,建设可持续国家”的主题。该项目还将增加孤儿、弱势儿童和青少年获得和利用艾滋病毒预防、护理和治疗、保护、教育和社会经济服务的机会。
信息来源:《非洲卫生保健》杂志2023-01-18
国际机构对中国减贫和乡村振兴的评价
多国专家: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卓有成效。1月16日,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中国政府采取负责任政策举措,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全球团结抗疫、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认为,中国既保障了本国民众健康安全,也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表示,3年来,中国不仅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信息来源:环球网2023-01-16
IPRCC
主 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承 办: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联 系 人:姜晓群 010-84419631
邮 箱:jinagxiaoqun@ipr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