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乡村发展信息摘要 | 2023年第5期

国际乡村发展动态

非洲开发银行:设立非洲中小型农业企业发展基金。非洲开发银行和加拿大政府在达喀尔第二届非洲粮食峰会上宣布设立非洲农业中小型企业发展基金,以降低非洲农业中小型企业的投资风险,提高农产品价值,加强非洲粮食安全。加拿大捐助1亿加元(约合人民币5亿元)用于资助该机制,该机制由非洲开发银行主持。据悉,非洲约有65%的中小型企业从事农业生产、加工和运输,但每年面临超过1.8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该基金是世界银行首个专门针对农业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机制,将向农业综合企业、小额金融机构以及基金会在内的金融中介机构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通过动员公共资金来降低农业融资风险,使农业中小企业及时获得贷款。

信息来源:非洲开发银行2023-01-31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启动新的环境和社会管理框架。1月30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新版《环境与社会管理框架》,以减少粮农组织项目任何潜在负面影响。该计划确保项目实施“不造成伤害”,按照最高国际标准,支持农业粮食体系转型。该计划以人为本,为所有项目制定明确的指导方针,提高实地业务效率;引入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筛查的创新流程,以识别潜在风险;提出保护和恢复可再生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新要求等。

信息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23-01-30  

坦桑尼亚:发展园艺产业,促进经济发展。1月31日,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在超现代园艺中心启动仪式上表示,将实施多项措施,促进该国园艺产品生产,以满足国内和出口市场。该中心由坦桑尼亚园艺协会建造,配备专业冷藏设备,以延长园艺产品保鲜期。园艺业是坦桑尼亚重要产业之一,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表示,将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园艺潜力,刺激园艺产品市场,创造有利的商业环境来支持园艺生产。坦桑尼亚园艺协会已为8000名农民提供海外市场销路,完善营销基础设施,建造深井以发展灌溉农业,促进农民和其他园艺从业者进行知识共享。

信息来源:非洲网2023-02-01

非洲开发银行:提供信贷额度,加强西非粮食安全。非洲开发银行宣布向西非经共体投资与发展银行(EBID)提供5000万美元和5000万欧元的双币种贸易融资信贷额度。EBID是非洲开发银行的主要合作伙伴,为非洲重要客户群体提供服务,在促进贸易和区域一体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跨国公司和大型本地公司相比,西非中小企业在贸易融资方面面临着较大困难。该贷款通过选定当地银行提供转贷给农业、基础设施和运输等关键部门,惠及西非地区的中小企业、当地企业合作社和农民。

信息来源:非洲开发银行2023-01-30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改善塞内加尔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与塞内加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改善塞内加尔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移动汇款为塞内加尔许多服务不足的农村地区提供更多融资机会,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通过非洲汇款投资倡议,正与一家塞内加尔金融科技公司以及一家移动支付运营商合作,通过扩展品牌代理网络,在服务不足的农村地区提供低成本的移动汇款服务。在塞内加尔,约有一半的成年人拥有移动汇款账户,但只有不到5%的入境汇款通过移动货币账户交易。在过去十年中,汇款额约占塞内加尔国内生产总值的10%。2022年国际汇款流量达到29亿美元,同比增长7%。该项目还将在主要接受法国汇款的部分塞内加尔地区,通过商户代理试行新的货物支付服务,从而促进数字金融包容性,改善塞内加尔农村地区数字支付系统。到2024年底,预计将有6000名在法国的塞内加尔移民工人和侨民改用低成本的数字汇款方式;塞内加尔农村地区的9000名移动汇款接收者将使用电子账户接收资金。

信息来源:国际农业发展基金2023-02-02

国际减贫与可持续发展动态

海地:2023年将有半数儿童依赖人道主义援助以求生存。近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区域主任科尼尔对海地进行了首次正式访问。他表示,海地的儿童及其家庭由于难以获取到饮用水、食物、基本医疗和保护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形势每况愈下。随着海地的武装暴力日益严峻,2023年该国至少有260万儿童需要紧急救生援助。2022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海地的人道主义应急计划仅筹集到所需资金的40%左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海地社会各界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改善儿童的生存、保护和福祉。

信息来源:联合国网站2023-01-30

几内亚比绍:与联合国携手抗击饥饿。1月31日,几内亚比绍政府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启动了一项新的五年期国家战略计划,以实现粮食安全并减少营养不良问题。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新战略计划将重点帮助该国农村社区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生计,并同时支持政府建立一个具有包容性、营养敏感性和应对气候冲击的社会保护体系。据悉,几内亚比绍是世界上第三大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世界粮食计划署将与该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社区合作,开展综合活动,帮助减少营养不良,增加儿童受教育机会,支持和购买小农户作物,并提振当地农业生产。

信息来源:非洲网2023-01-31

赞比亚:为贫困农村家庭提供直接补助。2015年,赞比亚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在农村地区,89%的家庭从事农业,贫困户至少占总人口的77%。为减少贫困,赞比亚政府实施对农民的财政支持计划,直接向贫困家庭提供农业投入品补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与赫尔辛基大学公共经济学教授通过税收—福利微观模拟模型,分析了赞比亚税收和社会保护体系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赞比亚的农业政策使消费低于贫困线的家庭比重减少了3到5个百分点。虽然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国的贫困问题,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探索贫困问题解决办法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信息来源:非洲网2023-02-01

危地马拉:培训小农户业务能力,提高农民收入。近日,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在危地马拉举办培训活动,以帮助小农户更好地从事市场导向的园艺工作。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是直属日本外务省的政府机构,以培养人才、无偿协助发展中国家开发经济及提高社会福利为目的实施国际合作。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的代表与农业、畜牧业和食品部推广人员会上确定了在危地马拉举办培训班的相关事宜,共同合作帮助农民进入市场,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信息来源:危地马拉农业部2023-02-01

刚果民主共和国:将面临非洲最大的饥饿危机目前,刚果民主共和国有数百万人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特别是在东北部,战乱已导致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全国有2600多万人面临严重饥饿,超过该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2022年,联合国粮食计划署重点关注受冲突影响的妇女和儿童,向刚果民主共和国最脆弱的540万人群提供粮食和营养援助。联合国粮食计划署驻刚果民主共和国代表穆索科指出,由于战乱影响,紧急情况不断且资源有限,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在2023年募捐6.273亿美元,以支持该国的人道主义援助。1998至2003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周边因珍贵原料资源争夺而发生战乱和冲突的区域邻国多达8个,并催生出100多个武装团体在该国东部实施恐怖活动。

信息来源:联合国网站2023-02-02

国际机构对中国减贫和乡村振兴的评价

德国学者: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驱动力和韧性。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教授霍斯特·勒歇尔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为经济恢复提供有力支持,政府推出多种举措提振经济、促进创新和完善基础设施,成效将逐步显现。中国是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为全球经济复苏持续贡献强大动能。同时,中国是全球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中国发展向好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恢复稳定畅通。

信息来源:新华网2023-01-30

土耳其有关人员:中国为稳定全球经济发挥重要作用。土耳其对外经济关系委员会亚太地区协调专员法陆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坚定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正能量。中国坚定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坚持开放合作、倡导互利共赢,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一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通过持续创新助力消除贫困,为国际社会尤其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借鉴。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2023-02-01

IPRCC

主       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承       办: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联  系  人:姜晓群  010-84419631

邮       箱:jinagxiaoqun@ipr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