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乡村发展动态
阿根廷:创造农村转型机遇。为促进阿根廷年轻人、妇女等多元化生产力能够拥有资金在农村持续开展企业活动,阿根廷农牧业技术研究院(INTA)和阿根廷基金会(ArgenINTA)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发展49个针对青年和47个针对妇女的多样化项目。第四次的总融资额为3600万比索(约合1513万人民币),涵盖农业生态园艺、农耕、畜牧、家禽、养蜂、原产地增值、地方营销、农村服务、手工艺品、纺织品、水获取、护理和营养等主题,并将重点关注性别问题。例如,在胡胡伊省阿布拉潘帕地区实施的“本土原创团队”项目,旨在鼓励当地生产者的子女积极参与本地社区的农业生产活动,并成为农村变革计划(INTA-SAGPyA)的推动者;在阿根廷南部实施的“纺织梦想,编织希望”项目由9名从事绵羊和山羊生产活动的妇女组成,她们定期组织聚会,开展编织活动,交流和分享经验。
信息来源:阿根廷农业技术研究所2023-07-03
菲律宾:到2028年,将贫困率降至9%。7月4日,菲律宾国家反贫困委员会首席召集人桑托斯表示,国家反贫困委员会正在与地方政府部门协调,确定重点扶贫项目及其优先次序。他鼓励全国各地方政府制定地方减贫计划,并表示将发布制定和实施地方减贫行动计划的指导方针。据悉,国家反贫困委员会正着眼于在2024年推出地方减贫行动计划,该计划将被纳入所有省级发展和财政框架计划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的综合发展计划中。国家反贫困委员会的目标是在今年9月和10月,分别完成《国家反贫困行动议程》和《国家减贫计划》,并到2028年将该国贫困率降至9%。
信息来源:菲通社2023-07-04
爱尔兰:开发农业可持续发展数字平台。爱尔兰农业与食品发展部、爱尔兰养牛联合会和爱尔兰食品局联合开发了名为AgNav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数字平台,旨在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农场数据和决策支持,以应对气候变化。目前,AgNav已在农场中试用,为农民提供农场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和氨气排放量的估计值,帮助其制定农场环境发展标准。AgNav将通过评估功能,整理包括肥料使用、浓缩物和粪便管理等在内的农场数据,建立农场运营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为每个农民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计划。该平台将支持农民继续提高生产力,确保经济可行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信息来源:爱尔兰农业部2023-07-04
尼日利亚:投资灌溉农业,为农民提供支持。尼日利亚卡诺州政府宣布将投资灌溉农业,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摆脱农业对雨季的过分依赖,从而提高该州的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计。卡诺州副州长格瓦尔佐在参观灌溉农场时强调了灌溉农场在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确保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并表示将更加关注农民需求,采取措施赋予农民权力,从而帮助他们改善生计。据悉,当地农田的潜在容量为300公顷,但目前的干预措施只覆盖了150公顷。当地的卡诺CARES项目计划将修建一条灌溉渠,预计能使得农民的耕种面积达到200公顷。
信息来源:非洲网2023-07-04
叙利亚:与委内瑞拉就加强农产品合作交流举行会谈。叙利亚农业与农业改革部长穆罕默德·卡塔纳与委内瑞拉农业和土地改革部长卡斯特罗·索泰尔多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活动期间,就两国在农业领域和产品交流方面的合作进行了会谈。卡塔纳部长指出,发展经济关系将有利于促进两国之间农产品的交流。委内瑞拉部长表示,委内瑞拉有一个庞大的叙利亚社区,其中有许多商人可以在发展合作和加强贸易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信息来源:叙利亚阿拉伯通讯社2023-07-06
国际减贫与可持续发展动态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呼吁加大对农村人口的投资。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总裁阿尔瓦罗·拉里奥在访问爱尔兰时呼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小农户和粮食生产者的投资,使其能够适应气候变化,增加粮食产量,并获得改变其生活的市场、技术和金融服务,提高收入,过上体面的生活。据悉,近20年来,对农业的官方发展援助一直停滞在4%至6%的水平,小农户获得的资金不到全球气候融资的2%。平均而言,小农户每生产1美元的粮食仅能赚取0.06美元。在为期两天的访问中,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总裁拉里奥将围绕小规模生产者重塑食品体系这一主题发表演讲,并将会见爱尔兰总统、爱尔兰国际发展和侨民事务国务部长、农业、食品和海洋部长以及负责发展事务的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和联合主席,就全球所面临的粮食、营养和气候挑战问题进行交流。
信息来源:国际农业发展基金2023-07-03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3-2032年农业展望》。7月6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共同发布《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3-2032年农业展望》报告指出,预计未来十年全球粮食产量将继续增长,但由于人口趋势的影响,增长速度将低于前十年。地缘政治紧张、不利的气候趋势、动植物疫病以及主要农业投入品价格波动加剧等因素增加了不确定性。预计全球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产量在未来十年将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增速为2005-2015年十年间平均增速的一半。到2032年,未来十年粮食总消费量的年平均增速预计约为1.3%,食用农产品所占比例将上升。报告对过去两年大幅上涨的主要农业投入品价格进行了专门评估,结果显示肥料价格每上涨10%,粮食成本将上涨2%。贫困人口承受的负担最为沉重,因为他们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占比更大。报告强调,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确保提高效率和韧性的政策至关重要。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加快向可持续农业粮食体系转型意义重大,有助于为所有人实现更好生活。经合组织秘书长科尔曼表示,投资创新、持续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的碳强度,将为长期粮食安全、可负担性和可持续性奠定基础。
信息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23-07-06
国际机构对中国减贫和乡村振兴的评价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脱贫攻坚成就。《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近日刊文称,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的学者、官员对中国在人权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称赞,特别是在减贫方面。中国成功使超过8亿人摆脱贫困,这是现代世界的经济奇迹。古巴拉美通讯社刊文称,中国宣布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国仍在继续解决农村居民面临的问题,出台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避免出现返贫现象。阿根廷《号角报》报道,中国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目的是系统性改善农村民众生活。中国实现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覆盖,大规模发展与农业生产相关产业,通过电子商务向全国乃至海外推销产品。中国政府还采取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优质医疗资源进入农村地区。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近日刊登题为《中国的人权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文章,认为西方应当认识到,中国制定的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和有针对性的扶贫工作使数亿人摆脱了极端贫困。法国《外交世界》杂志巴西版网站刊文称,中国在精准扶贫领域积累了大量政策经验,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巴西政府可以从中学习。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7-03
外国专家充分肯定中国减贫成就。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副主席兼报告员阿斯兰·阿巴希泽在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上表示,中国为全球减贫目标贡献重要力量,并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约旦中国问题专家萨米尔·艾哈迈德表示,从解决数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跨越式提升。可以说,中国在尊重和保护人权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罗伯特·沃克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关注个体和家庭层面的贫困,消除绝对贫困是对人权最好的保障。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7-03
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在减贫过程中所做的努力。7月5日,“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在减贫与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专题研讨会上,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迪玛·阿尔哈提卜高度赞扬中国在减贫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他指出,中国的减贫经验,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来说非常宝贵。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斯·奎因多次访华,见证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他表示,中国消除绝对贫困是人类反贫困史上的壮举。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2023-07-06
IPRCC
主 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承 办: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联系电话:010-84419631
邮 箱:zwjpxxzy@ipr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