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春风里的曲阜鲁源新村

大年初一的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鲁源新村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座座古朴别致的庭院层次交错,红色的瓦片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立志、守信、尽孝、重德”,“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民宿门前,一则则家风家训格外醒目,还没进门就深深感受到孔子家乡“尚礼仪”的浓厚氛围。

鲁源新村地处曲阜市东南部的尼山镇,北接孔子诞生地尼山,南临孔子湖。近几年,村周边被称为曲阜“新三孔”之一的尼山圣境落成开园,夫子洞、尼山孔庙等景点修缮一新,优越的地理位置让鲁源新村文化民宿深受热捧,数万名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让村民端上了“文化碗”,吃上了“文化饭”。

“鲁源新村的前身是鲁源东村和鲁源西村,五年前村民还是以传统种植业或外出打工为生,集体经济年收入合并还不到20万元。”鲁源新村党总支书记刘承彪向记者介绍说,“2019年为配合鲁源小镇建设,两村经统一规划,建成面积23万平方米的新村,2800余人搬进了788套新房,日子好了起来”。

早在几十年前,夫子洞和尼山孔庙就已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但大巴车来车往、游客行色匆匆,很少有人在景点周边停留。近年来,随着尼山圣境“文化夜游”的悄然走红,不少村民看到了发展乡村民宿的前景,纷纷将闲置房屋装修一新,做起了民宿生意。

“春节期间,我们提前进行了场景布置,加入了许多新年元素,客房都订满了,现在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村民孔凡玲向记者吐露着“甜蜜的烦恼”。“以前一家三口一年到头挣不了一万块钱。现在经营民宿,年收入翻了七八倍。过年就算再忙,也是高兴得忙。”搬迁后,孔凡玲住进了150平方米的大房子,她和家人住在一楼,二楼、三楼的房间精心布置了一番,改成民宿。加入了村里的民宿推广微信群,在旅游APP上注册了信息,孔凡玲的民宿实现了线上加线下推广。

“入目皆经典,步步皆风雅。”沿着村口小路拾级而上,造型古朴的鲁源新村儒学美德示范街便映入眼帘。青砖灰瓦的建筑、古色古香的牌匾,道路中间是一条流动的儒家文化文字长河。

“确定点位、嵌入钉子、绕丝成型,通过不同的层次、结合各种颜色丝线的叠加……”店铺内,线编老师正在耐心传授线编技巧。“我们引进了‘线编店’,一方面作为村里的文化体验项目,一方面还能增加村民收入。”刘承彪介绍,该线编项目已吸纳33名村民参与,技术比较娴熟的村民一天可以做8件左右,日均收入可达120元。

“老板贴心地给我发了文化体验时间表。”远道而来的游客孙天茹提前两个月预定到了鲁源新村的民宿,第一时间开启了文化之旅。走在儒学美德示范街上,曲阜大庄绢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摆满橱窗,“鲁源书房”集文化书店、孔府印阁、孔子邮局、汉字空间于一体,“孔府小吃”里可以品尝到传承千年的孔府美食。每当夜幕降临,示范街区流光溢彩,村民们还编排演出《射礼舞》、《礼仪之邦》等古舞吸引游客……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儒家文化研学游成为游客追捧的热门旅游产品。鲁源新村积极探索可推广的产业发展模式,将整个新村纳入研学游的路线,既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又帮助村民实现了产业致富。短短几年,鲁源新村文化民宿从起初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180多家。2023年,该村累计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000万元。

富了“面子”,更要富“里子”。2022年,被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村庄的鲁源新村,持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让美德健康新生活在全村蔚然成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置了尼山书屋、书法室、红色记忆馆等8个功能室,常态化开展经典诵读、非遗技艺培训、家风家训分享、评先树优等活动,传承文化基因,涵养文明乡风。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奖励机制,表彰“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文明卫生示范户”,以榜样力量激励群众崇德向善,营造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引入农村协作者团队,指导村民开展垃圾分类、社工培养和社区营造等工作,不断提高和完善社区治理格局,有效提升村民环保意识,确保村内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处理等有序、有效开展。

“以前村里光膀子、乱丢垃圾的都有,普通话都不会说,现在大家可注意形象了,整得到处都干干净净的,大家的‘曲普’,就是曲阜普通话也标准多了。老人有老年公寓还有幸福食堂,我们能专心做生意了。原来游客来总爱考我们会不会背《论语》,现在村里都培训了,可不怯场了,咱不光张口就来,上个小课也没问题……”说起现在的生意和生活,村民孟赢南充满信心。

鲁源新村的变化,是曲阜市加强示范引领带动、提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曲阜立足“文化+”战略,以孔子诞生地尼山为原点,不仅建成了尼山圣境、鲁源小镇等一批牵引性强的重大文化工程项目,而且陆续实施圣源大道、尼山环湖道路及景观提升工程(一期)、尼山山水生态修复等一批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不断提升文化承载功能和基础保障能力。通过提升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健全文化标识体系、培育“农、文、旅”特色文化产业等措施,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次融入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传统乡村文化的现代转型,以文化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走在春风里,尼山脚下的鲁源新村处处可见儒家文化,处处可感儒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曲阜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探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起来、活起来、兴起来的有效路径,也摸索了一条乡村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