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爱红委员:“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提高治理能力,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农村道路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先导工程。公路通,百业兴。近年来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很多农产品广受欢迎,但由于“巷子深”无法第一时间送达各家各户。补齐农村道路短板,畅通农村经济发展的“血脉”,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农村道路建设还能带动农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农村道路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农村道路的改善,不仅可以方便农民出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能促进农村环境的整治和美化,提升农村整体形象。“村村通”公路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让广大更为偏远地区的农民享受上顺畅、平整的公路才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农村道路建设是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管理,可以推动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为农村社会稳定和谐提供有力保障。只有补齐农村道路短板,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推动农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面振兴。

近年来,我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极大改善了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更成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农村道路建设和管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农村道路基础设施仍然薄弱。部分农村地区道路等级低、路况差、通行能力弱,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同时,部分农村道路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农村道路建设资金不足。当前农村道路建设投入资金难以满足农村道路建设的需要。部分地区财政困难,无法承担农村道路建设的全部费用,导致农村道路建设进展缓慢。三是农村道路建设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农村地区道路建设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先进的施工设备,导致道路建设质量不高。同时,部分农村地区道路管理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尤其是超载导致大量道路和桥梁损坏严重,使用寿命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我们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补好农村道路短板,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服务保障。

加大建设投入。国家应继续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财政补贴、专项资金等方式,为农村道路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道路建设,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提高建设标准。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需求的农村道路建设标准,推动农村道路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应加强对农村道路建设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农村道路建设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应建立健全农村道路建设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村道路建设过程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道路建设质量。

加强管理养护。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道路管理养护机制,明确管理养护责任主体和职责范围,加强农村道路巡查和维修养护工作。同时,应加强对农村道路使用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道路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农村道路的安全畅通。应加强对农村道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尤其加大超载车辆的查处力度,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测维护,对水毁路段加强监控,确保安全。

提升运营水平。政府应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道路建设和管理,通过设立村民道路维护小组等方式,让农民群众成为农村道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同时,加强对农民群众的道路安全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道路安全意识。可以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农村道路运营服务,提高农村道路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补齐农村道路建设短板,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使农村公路真正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作者:沈爱红,系全国政协委员,银川市政协副主席,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