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减贫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农业农村部直属事业单位,是由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并组建的国际性机构。致力于开展减贫研究,分享发展经验,推动国际交流,促进南南合作,旨在为世界消除贫困事业作出贡献。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减贫和乡村振兴领域的国际传播,国际减贫交流合作成果宣介视频拍摄制作项目现受理申报,公告如下:
一、申报单位基本条件
(一)境内注册的影视制作机构、融媒体中心,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且近三年无重大失信记录。
(二)拥有省级及以上单位所主办/主营/监管的国际性传播和媒体平台建设或运营经验。
(三)拥有全国以及全球的传播影响力平台,具备广电部门颁发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资质。
(四)拥有丰富的国际传播项目管理和执行经验,有海外多语种项目执行经验(可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
(五)拥有专业团队,覆盖新闻采编、设计、翻译、执行、项目管理等方面,人数不少于8人(申报单位自有人员)。
(六)项目负责人需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能积极配合项目管理,实质参与项目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项目所要求的各项成果。
二、项目目标和内容
(一)项目目标
为梳理总结中国近20年来在国际减贫交流合作领域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成果,做好中国减贫经验的国际宣传工作,也为促进国际减贫交流与合作创造更多渠道和机会,中心计划拍摄制作国际减贫交流合作成果宣介视频,用于在各类国际交流合作及会议培训活动等场合播放宣传。
(二)项目内容
委托专业机构拍摄制作国际减贫交流合作成果宣介视频,本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作内容:
1. 撰写视频文案脚本
包括视频、图解的策划,视频拍摄框架的编写及中英文脚本的撰写与审定。视频时长控制在8分钟左右。
2. 资料收集整理
根据拍摄需求收集并整理中国近20年来在国际减贫交流合作领域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成果的相关视频、图片及文字资料等;对收集资料进行分类筛选等。涉及到资料收集工作,除我中心提供的资料以外,合作方应根据拍摄需求通过其他渠道收集或拍摄更为全面的资料。
3.拍摄制作
(1)视频主要采取现有素材剪辑加部分实景拍摄形式呈现,并根据脚本需要设计绘制相关搭配图解和动画等。
(2)对视频进行画面效果设计、特效制作、动画制作、素材整理、镜头衔接、画面处理合成、整体调色与包装等。
(3)根据视频中不同的展现内容特点进行背景音乐选曲制作、声音效果制作。
(4)中英文视频字幕、英语旁白配音、同期声旁白的翻译及审定。
(5)视频应直观体现国际减贫交流合作成果的内容、数据、效果,对受众有一定的吸引力。
(6)执行机构应找准视频拍摄定位,确保国际传播的顺畅性,贴近国际观众语言习惯。
4.本视频用于在各类交流合作及会议培训等活动场合及网络新媒体播放,因此本视频的最终成果风格需要符合上述场合传播特点。在不对双方已确定的脚本框架做出颠覆性修改的前提下,承接方对视频后期制作应按中心要求修改,直至达到中心要求的品质。
(三)项目成果交付标准
1.视频为中文、英文字幕和英语配音,时长8分钟左右。
2.视频英语配音及中英文字幕流畅、语义表达准确,无明显错译、漏译或误读。
3.输出格式:以高清MOV或MP4格式输出;视频版本:英语配音,中英文字幕。
4.视频在各类使用场合展示确保播放效果清晰美观,图解的构图和色调符合国际受众收看习惯。视频要通俗易懂,同时适合受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观看。
三、项目经费
该项目服务费不高于人民币10万元。申请人应严格按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并在项目立项后认真执行。中心将对申请单位提出的预算方案进行审核,确定项目所需经费并签订合同后,根据部门预算管理相关要求分次拨付。
四、项目进度要求
项目工作时限为:从项目实施合同签字之日起,到2025年9月30日前结项。项目申请单位要严格按时限要求完成项目工作,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与中心开展不限次数的工作汇报和交流。
五、申报时间安排
中心从发布申报公告之日起受理申请。项目采用无纸化申请,申报单位只需要提交电子版项目申请书(见附件),并于2025年7月30日之前将填写完毕的电子版申请书发送至联系人邮箱。经专家评审获批准后,中心将通知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纸质版申请材料,签字盖章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一致。未中标单位将不另行通知。
联系人:刘雨虹,010-59195748;
邮 箱: liuyuhong@ipr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