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央宣传部授予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农村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的优秀代表”,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向他学习。
徐淙祥躬耕沃野五十余载,从“望天田”到“高产田”,从种地“老把式”到“大国农匠”,他用汗水浇灌希望,用科技点亮田野。他将毕生心血倾注于粮食生产的感人事迹,经报道后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在“三农”战线和广大农民群体中引发热烈反响。他半世纪如一日的坚守和探索,被同行视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行动标杆。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徐淙祥为榜样,学习他扎根土地、科技兴农、无私奉献、带动共富的精神,为端牢“中国饭碗”、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业界共鸣:科技兴农精神点亮奋斗坐标
徐淙祥获评“时代楷模”的消息,在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系统激起了强烈共鸣。“徐淙祥同志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诠释了农业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曹新有深受触动,徐淙祥的事迹彰显了新时代“新农人”的实干精神和服务“三农”的赤子情怀。他面对困难坚韧不拔,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他坚持为农民提供免费技术指导的奉献精神,值得颂扬。种业振兴关键时期,更应传承这种“泥土里长出的科研精神”,在种源核心技术攻关中勇攀高峰,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优质“中国麦”。下一步,将强化小麦良种培育攻坚,构建种质资源保护、鉴定、评价、利用全链条体系,大力推进育种协作攻关,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繁育基地,创新科企融合机制,切实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山东力量。
在徐淙祥的家乡安徽,他的事迹在江淮大地上引发强烈反响,“三农”系统更是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安徽省植保总站一级主任科员马洪管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种粮大户徐淙祥被评为“时代楷模”,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作为“三农”战线的一员,对当前工作有了更大的自信和动力。接下来,将持续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安徽粮保驾护航。阜阳市太和县农业农村与规划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孟小伟说:“徐淙祥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科技是兴农富民的关键支撑,坚守是成就事业的精神底色。科学不分高低贵贱,在田埂上同样能做出真学问。”
年轻的“三农”工作者也从徐淙祥的事迹中汲取了前行的动力。今年新入职的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局工作人员范梦园表示:“作为一名年轻的‘三农’人,我感动于徐淙祥科技兴农的情怀,备受鼓舞,更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们要以他为标杆,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多种粮,种好粮’的嘱托,把重农抓粮的责任扛在肩上。聚焦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毫不放松抓紧抓好粮食生产,为筑牢江淮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力以赴,在农业领域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奋斗篇章。”
田畴回响:种粮大户对标先进共筑丰收
徐淙祥的榜样力量,同样深深感染着全国各地的种粮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从徐淙祥身上看到了现代农业的希望和路径,更坚定了“多种粮、种好粮”的决心。
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徐淙祥的先进事迹让51岁的种粮大户杜焕永深受鼓舞:“徐淙祥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农民典范。他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不仅是对他个人事业的肯定,更是对我们这些种粮大户的激励。”其实,“良种良法良机良田”不仅是徐淙祥的秘诀,也是杜焕永的丰收密码。自2013年以来,焕永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购置多种现代农业机械设备。“我们拥有各种先进的大马力机械130多台套,包括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自走式打药车,在农业生产中各个环节发挥了它们的中坚力量。今年夏播中用的是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带北斗卫星导航和滴灌系统,旋耕、播种、施肥一次性完成,既减少播种损耗,又提升管理效率。”杜焕永说。
杜焕永表示,未来将继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在粮食单产提升上下功夫,力争实现“双吨粮”。未来还会通过网络平台免费进行技术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带领更多农民为粮食丰产丰收贡献力量。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一空桥村党支部书记兼种粮大户张萍,同样对徐淙祥的事迹钦佩不已:“他扎根土地五十余载,一心只为乡亲多打粮、增收致富,不仅靠钻研创下多项高产纪录,研发推广新技术,还成立协会带动众人种粮。”张萍表示,种粮不易,科技正是增产增收的关键,好品种更是核心。他所在的村今年夏粮每亩增产近128斤,亩产较潍坊市平均水平(约900斤)高出七成,这得益于好品种“济麦44”。“我们将继续扩大良种种植规模,划出试验田钻研良种良法,在办好村面粉厂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小麦精深加工。”
徐淙祥的精神,如同他精心培育的种子,已在广袤的田野上播撒开来。从农业科研院所到田间地头,从技术推广人员到广大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的信念在传递,科技兴农、共奔富路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位“时代楷模”的初心与坚守,正汇聚成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